7-15,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带来了十份建议。和前两年一样,戴立忠再次就不孕不育的预防及诊治问题建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都在关注年轻人“不想生、不愿生”、中年人“想生没得生”的现状问题,并提交相关建议。
“如果把我国不孕不育率从高位降下来,对提高出生率、提高总人口健康水平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个层面都有非常大的意义。”戴立忠建议将不孕不育的预防关口前移,将精准医疗技术覆盖到不孕不育的预防和诊治领域。
说起出生人口减少,戴立忠非常忧心。前段时间他去印尼考察,了解到当地2023年总人口2.76亿,新生儿543万,2022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6.19%。
有人觉得中国有14亿多人口,暂时不用关注这些问题。今年,戴立忠特地把“不孕不育的预防及诊治问题”放在第一个建议,就是想重点呼吁、让全社会重视起来。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另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及柳叶刀数据报道,我国育龄人群的不孕不育率2020年已上升至17.6%,估计有6600万育龄人群面临不孕不育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均属高位;我国不孕不育率自2007年的11.9%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23年将达到18.2%。
这两年,一些临床专家已经在讨论把不孕不育的防治关口前移,戴立忠觉得这是好事,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社会上达成一致,坦白来说目前大家的重视程度不太够。很多人觉得大家不愿意生,其实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有部分人想生生不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还是要看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
“有一句话说的是‘是时候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是时候要采取行动了’,现在就是这样。”戴立忠表示。
鼓励生育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都在关注不孕不育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表示,经过走访调研发现,有近70%的民众将“养得好”放在生育孩子之首,大部分育龄夫妇更多考虑“是否生得起”“能否养得好”,这表明优生优育已经深入人心,但也会引发一些养育焦虑。
作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胡小青发现人口减少对医院乃至社会都有影响。比如有些医院的产科业务量在下降,婴儿产品销售减少。
建议将精准医疗技术覆盖到不孕不育的预防和诊治领域
作为分子诊断领域的专家,戴立忠觉得,如何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并积极保障生育力的提升,对我国优生优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不孕不育问题,则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不孕不育的预防关口前移,强化各个人群的筛查力度。
首先,是“对症下药”。戴立忠提到,生殖道感染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也是造成不孕不育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占到导致不孕不育原因的比例超过50%。另外,辅助生殖技术仍有较高的失败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生殖道感染。
在他看来,由于临床上关于不孕症患者的微生物紊乱和感染的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没办法“治根”,那么从源头防治格外重要。目前我国已具备较强的精准检测能力,应该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
“病原体感染是造成不孕不育/出生缺陷问题的重要原因,亟需精准鉴别诊断,才能为孕妇/备孕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戴立忠建议将精准医疗技术扩大覆盖至不孕不育的预防及诊治领域。对于不孕不育人群的病原体检测需求,应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相关检测项目,明确病原体的临床危害和检测必要性。
其次,是“解决痛点”。找到了不孕不育的原因,辅助生殖成了帮助这些想生却不能生的群体的“助手”,但一个更现实的难题出现了。目前中国的试管婴儿单周期平均花费在3.5万元至4.5万元。而高龄不孕女性卵巢储备能力下降,可能需多次助孕,费用可高达数十万元。
“(这样的负担)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现在把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的地区还非常少。”戴立忠表示,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应尽快完成辅助生殖医疗服务价格的定价标准,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逐步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同时,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系列政策,包括对于不孕不育患者的医疗费用补贴、药物费用减免、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