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中国医疗产品需求日趋强烈,越来越多中国医药企业加速“走出去”。但在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看来,中国医疗产品出口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中国医药产业中,越来越多富有科技含量的原创产品走向全球,向国外输出高性价比的医疗健康“中国方案”。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医药产业充分显现了引领全球的创新效率、创新速度,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担当中坚力量。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投入”在全球排名第26位,但“创新产出”在全球排名第6位,专利申请量全球排名第1位,创新绩效与美国、英国、荷兰等国持平。
目前,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原料药出口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是制剂产能最大的国家和中小医疗器械主要生产地之一。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单位编写的《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蓝皮书(2020年)》,2019年,中国医药产品出口738.3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医疗器械出口额287.02亿美元,增速高达21.46%。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医疗产品需求日趋强烈。
中国医疗产品出口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比如,很多医疗器械产品是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进行开发,仅申请了进口国注册资质,并未申请国内注册认证,这类产品出口时却无法开具出口销售证明,导致无法在国际市场销售。”戴立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议优化医疗产品出口政策,将新冠抗疫物资“白名单”制度扩大到其他同类别监管的医疗器械物资,或者由国家药监局或各省级(直辖市)药监局设定质量评价体系,支持获得国外认证但未获得国内注册认证的国产优质医疗产品出口。
中国医药企业“走出去”,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贡献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力量”。戴立忠带领公司精英骨干研发的新冠核酸检测“圣湘方案”,已服务全球近160个国家和地区疫情防控一线,累计向国内外捐赠价值近1.6亿元人民币的疫情防控物资。
通过新冠抗疫,国际市场对中国医疗产品有更深刻认识,对‘中国智造’认可程度也大大提升,但还需要加大优势企业、优势品种培育力度。
“比如,从海关报关、税务法务、产品注册、投资并购等多方面提供优势企业‘走出去’扶持政策,开辟相关‘绿色通道’,提升优势企业出海效率。”戴立忠表示,国家层面也可建立与世界各国政府采购或捐赠项目的直接对接推荐机制和优势产品推介平台,进一步完善医药企业、当地大使馆、卫生部和其他政府采购主体的沟通交流机制,支持中国优势企业第一时间知晓世界各国采购需求,输出更多医疗健康领域“中国方案”。
记者 唐小晴